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单位):
《绍兴市越城区科技企业培育专项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24日
《绍兴市越城区科技企业培育专项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越政发〔2019〕10号)文件精神,做好我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作,推动越城区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通过梯度培育方式,引进一批孵化企业,发现一批苗子企业,提升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提前储备一批、精心培育一批、成功认定一批”的科技企业培育工作模式。
二、重点任务
(一)切实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
1.引进培育科技孵化企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打造多元化孵化格局,引导镇街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等创新载体,打造科技型企业孵化和成长的摇篮,3年内各镇街实施众创空间、孵化器和综合体全覆盖,择其至少建设完成1家以上。发挥众创空间、孵化器和综合体的引企和引才作用,加快引进一批中小项目落户,加快孵育一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对已完成建设并营业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综合体每年至少引进落户企业5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各镇街)
2.提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奖励政策,通过调研、筛选并挖掘一批科技企业,建立全区科技企业申报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培育工作,做到指导前移、服务前移、培训前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知识产权申请、创造科技成果、规范财务管理,将基础好、成长性好的一批苗子企业提前培育成长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每年建立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300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3.深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选择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对入库企业实施“精准化”培育服务,动态分析企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研发投入比例、成果转化数量及企业资产销售成长性等培育要素,及时开展补短板行动,促进入库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每年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0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滨海新区税务局、各镇街)
(二)切实增强创新服务能力建设
1.引导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开展知识产权实务专题培训,通过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普及,加强企业在专利申请、专利检索、专利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通过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证书等知识产权申请,力争每年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内的企业平均每家申请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只以上或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证书1只以上。(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2.落实研发加计扣除政策。贯彻落实研发费用175%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普惠政策,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加速形成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定期举办高新技术培育库内企业优惠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培训,精准归集各类研发费用,助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减负的同时降低涉税风险,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提供保障。(责任单位:区税务局、滨海新区税务局、各镇街)
(三)切实加强服务行业监管力量
1.促进各类事务所规范服务。配合市级部门加强财务行业服务管理秩序,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主体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依法诚信执业,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出具业务报告。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应加强行业监管,对诚信信用出现问题的事务所及时预警和监管。(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滨海新区税务局、各镇街)
2.加强科技中介机构行业管理。加强科技咨询、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关于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工作机制的通知》(绍市科〔2019〕80号)文件,对申报科技事项认定工作的中介机构资质进行核查,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对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或提供申报数据与事实明显不符的,取消其申报资格,并将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中介机构和有关人员列入失信“黑名单”。(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培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配合,依据各部门职责,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定期研究分析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专业、高效、精准服务。
(二)强化督导考核。将科技型企业培育认定工作,作为区对镇街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评优评先进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通报;各镇街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化任务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全力推动培育工作有效开展。
(三)加强总结宣传。运用各类媒体,加大对科技企业培育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着力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地率。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热情。